與金屬、非金屬和煤礦開采相比,石材礦山開采工藝中不存在選礦工藝,不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無廢水排放,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和其它化學物質的污染,只是改變了礦山的山形地貌。即使這樣,仍然存在著采場、渣場等地的植被恢復、凹陷礦山的閉坑回填等環保處理問題。
目前國內石材礦山只是根據國家政策要求,在辦理采礦證時提交了“土地資源現狀、礦區周邊環境評價” 、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水土保持及修復方案”等報告,但還有待提出更具體的和可操作的實施方案。我國國土面積很大,不同石材礦山在地質、地形和氣候條件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所以應根據植被恢復、水土保持和修復的標準,針對這些差異提出具體的可操作辦法,以便 石材企業能夠執行和落實,及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評審。國內水土保持和修復工作做得好的是山東五蓮的泉華公司,該公司對原有廢棄的800多畝采場舊址實施了土壤回填,使得這片昔日荒蕪的采場變成了良田。國內目前的有關石材開采的環保政策還只是停留在露天石材開采的層面上,在與意大利等石材開采發達國家的石材專家的交流中得知,歐盟中有不少國家已經在試行限制新建露天開采的大理石礦山,只批準建設對周邊環境影響極小,甚至不會對山形地貌產生多大改變的洞采大理石礦山。據了解,在歐盟各國已經有數十座成功運行的洞采大理石礦山。國內這方面顯得落后,雖然個別石材礦山也在醞釀對大理石進行洞采,但由于缺少相應的規范和經驗,不僅因開采工藝方法選擇不得當而出現安全問題,而且實施難度更大,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洞采大理石礦山出現。
總體來說,改革開放后的3O年,國內石材礦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也帶動了國產石材開采設備的技術進步和發展。但與國外相比,在石材礦山建設理念、建設規劃、開采工藝選擇、現場管理和環保等方面還存在著差距。雖然有了《規范》作為指導,但沒有更細致的石材礦山建設評議和審批制度。建議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由石材協會協助或具體承辦,集中行業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石材礦山建設的評審中,使得國內石材礦山建設過程和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減少或最終杜絕石材礦山的盲目建設。 |